中国官方媒体援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话报道说,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在今年年底前有可能进入一个扩张期
围绕国家鼓励支持的领域,今明两年安排投资约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1—11月山西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多,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亿元;全面落实中央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前11 个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对先进技术则要善于吸取,才能收获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市场作用发挥相结合,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与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既注重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作用,又注重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多元办矿格局。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的要求。进入11月,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6100万吨。
明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山西科学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新基地新山西。1—11月,山西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009人,下降30%,其中煤矿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4%。三峡水库原计划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蓄水至175米,此后三峡工程将充分发挥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综合效益。
2日8时,三峡坝前水位为170.96米,较本次试验性蓄水于9月15日启动以来的最高水位下降了近半米。由于长江上游来水大幅减少,处于试验性蓄水中的三峡水库水位不升反降,于2日凌晨跌破171米。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长江进入枯水期以来,三峡入库流量已不及试验性蓄水起蓄时的四分之一,但试验性蓄水所剩时间已越来越少,水库距蓄满还差约40亿立方米水量,即还有近五分之一的蓄水量未完成。然而,为缓解今秋长江中下游旱情,三峡水库多次加大下泄,蓄水进程受到影响
以中国为例,根据十一五计划的要求,到201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20%。布什在其任期内一直拒绝签署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令国际社会倍感失望。

美国汽车行业当时没能认清绿色就是竞争力,在环保型汽车已成为全球研发趋势之时,还是一味追求美国式的大排量车型,使得美国三大汽车厂商一度濒临破产和重组。低碳革命是继全球IT革命之后,既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又已拥有足够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能够创造出巨大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可能迅速发展壮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其推动下,众议院6月26日以219票对21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美国历史上首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简称ACES),赞成票主要来自其所属的民主党。反之,如果美国汽车制造商现在仍然不投入研发生产清洁燃料汽车,那么随着欧洲、日本清洁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美国汽车行业势必将在清洁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中再次败下阵来,整个产业将最终失去竞争力。
日本政府今年4月出台了名为经济危机对策的新经济刺激计划,重点就是主攻太阳能产业,以低碳革命促进经济增长。这与布什政府对《京都议定书》一直持不合作、不作为态度截然相反。对于人口红利已消失、危机后自然失业率上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美国而言,眼下有高债务、高利息支出、社会保险金和医疗担保这四座财政支出大山,未来有人口结构日趋老化、社保医疗运作成本上升的预算隐忧,在复苏未稳之际不宜也难以加税,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达成共识又需时日。预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于减排问题的核心分歧将会继续出现在2009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美国政府态度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彰显美国发展新能源、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和新一届政府主导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框架。奥巴马主打绿色新政牌奥巴马上任之后不仅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更热衷于绿色外交、四处打清洁能源合作牌。

美国通用电气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绿色畅想计划,预备在未来四年间投资数十亿美元,向市场全力推广其新型环保技术。对此,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在今年7月中访华期间曾表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格局是不能持续的,在未来的数月以至数年,奥巴马总统将寻找修复平衡的方式,而扩大环保技术的出口就是修复平衡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美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将成为美国绿色科技企业的巨大机会。
奥巴马政府更热衷于绿色外交,四处打清洁能源合作牌,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发掘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7月初在G8峰会上力促关于气候变化的声明、确立将全球温室气体减半的长期减排目标。时至今日,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竞争规则:以最清洁、最有效的方式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国家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对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碳排放国而言意义重大。欧盟于过去10年中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力量,这与其很早就开始投资绿色能源的发展,并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是分不开的。英国政府还出台了绿色商务车采购方案,推动低排放汽车在公共部门示范使用。压缩动力涡轮和锂电池的生产企业、以及塑料(10790,225.00,2.13%)和轻型铝制品等汽车制造材料生产企业将被带动成长。此外,韩国政府不断在海外寻求合作,目前已与新西兰、印尼等国达成绿色合作协议,与英国和泰国的绿色合作也在商谈中。
奥巴马推出史上最严格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令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奥巴马在众议院为ACES投票之前,于5月19日公布了一项关于汽车节能减排的新计划,制定了新的全国统一汽车燃油效率标准——要求从2012年开始,美国汽车制造商必须逐年改善汽车的燃油效率,到2016年,美国小型汽车和轻型卡车每100公里所耗费的汽油量不得超过6.6升,比当前汽车每100公里耗油量减少40%。克莱斯勒公司的首款电动车将于2010年面世,另外三款亦将于2013年推出,计划销售50万辆。
相比之下,早在竞选期间,奥巴马就提出了实现气候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丰收的诸多设想,认为到2050年美国应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建立15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研发基金,希望借此创造500万个绿领就业机会。随着金融系统的逐步稳定,美国经济显现出企稳向好趋势,但主要靠净出口和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拉动,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对GDP仍为负贡献。
今年初,在被誉为全球汽车工业研发风向标的北美国际车展上,美国三大汽车厂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均以装配插入式电池的电动车为主要展出车型,并不约而同地宣布了各自的电动车上市计划:通用公司雪佛兰电动车将在2010年上市,并将与韩国三星合作生产电池组。除汽车产业外,英国还将允许建造更多风力农场,以实现在2020年令再生能源占能源总产量15%的目标。
为此2009年度补充预算案的财政支出将达15.4万亿日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项目规模达56.8万亿日元,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对其中蕴含的新能源商机,美国企业觊觎已久。按照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数字计算,中国的能效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减少3.3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国际社会也会将注意力和希望放在奥巴马身上,期待美国新一届政府能够进一步做出表率。
7月底又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以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为核心议题。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低碳技术(包括对外合作和转让),能为美国经济复苏和中长期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日本从1973年起就开始推动节能,1979年颁布了《节能法》并以直接财政补贴、低息信贷支持、税收减免来鼓励节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鼓励商业/居民节能,使得日本成为全球的节能典范。清洁能源的正面溢出效应有望从汽车行业开始,逐步渗透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产业经营各个层面,有助于奥巴马政府推行其绿色经济复兴计划。
值得警惕的是,低碳革命可能令美联储提早加息,成为新兴资本市场泡沫破裂的导火索。目前其环保技术销售额已由2005年的100亿美元上升至250亿美元。
发达国家在今年7月初G8峰会上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尽管由于作为核心技术的动力电池成本高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较高,但美国政府自2003年起就对购买电动汽车的车主给予一定的退税额度,而购买重型混合动力车最高可享受1.8万美元的税收抵免。奥巴马当选后,以绿色经济复兴计划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尽快确立美国在新能源竞赛中的领先地位,要成为清洁能源出口大国。欧盟、美国和中国三强鼎立的国际气候政治格局以及大国之间的复杂博弈,将是决定年底哥本哈根会议成败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种做法,发展中国家在此次G8峰会期间的MEF论坛上亦没有给出确定的实质性减排目标,而是仅达成全球气温不应较工业化前增长超过2℃的共识。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奥巴马也具体提出到2012年将目前占美国电力8%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10%,到2025年提高到25%。
福特公司将于2010年推出使用新电池的电动商用厢式车,2011年与麦格纳合作推出新电池轿车。在奥巴马的绿色经济增长路线下,美国汽车行业或将面临重生机会,并将清洁能源的溢出效应渗透到经济的各层面。
政府将向住宅和办公场合设置太阳能光板提供补贴,对购买环保型汽车提供每辆10万日元的援助,并对购买节能家电者按购买价的5%返还现金。奥巴马更呼吁参议院通过ACES,以创造就业、减少石油倚赖、并为主导低碳游戏规则作战略部署。 |